劳动关系专业简介
劳动关系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国内外劳动经济学和劳动关系的理论与方法,熟悉我国劳动关系政策、劳动法及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社会保险理论及政策的变化与发展,具有调查、研究和解决各类型组织现实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及相关劳动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协调劳动关系的实务人才(企业管理等),处理劳动行政事务的行政人才(劳工政策制定、劳动关系管理和仲裁等),研究劳动关系并进行国际交流的理论人才(教学、研究、国际国内非政府组织等)。
劳动关系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机构、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岗位,企事业工会;就业服务机构的咨询、辅导、培训人员;劳动执法监察员、劳动争议仲裁员及劳动司法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咨询公司、民办非企业机构研究、认证、监察、培训、咨询人员;街道及社区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工作人员。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金融/投资/证券
4 教育/培训/院校
5 贸易/进出口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人事专员、招聘专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人事专员
2 招聘专员
工作城市:
毕业后,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 广州
2 上海
3 北京
4 深圳
5 成都
6 武汉
7 杭州
8 南京
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
劳动关系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管理学类中的公共管理类,其中公共管理类共16个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管理学大类中排名第20位。
北京211大学名单(26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1 | 清华大学 |
2 | 北京大学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 | 中央财经大学 |
6 | 北京师范大学 |
7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8 | 北京理工大学 |
9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10 | 中国政法大学 |
11 | 北京邮电大学 |
12 | 中国传媒大学 |
13 | 北京科技大学 |
14 | 北京交通大学 |
15 | 中国农业大学 |
16 | 中央民族大学 |
17 | 华北电力大学 |
18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9 | 北京林业大学 |
20 | 北京工业大学 |
21 | 北京化工大学 |
22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23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24 | 北京体育大学 |
25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26 | 中央音乐学院 |
北京985大学名单(8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1 | 清华大学 |
2 | 北京大学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 | 北京师范大学 |
6 | 北京理工大学 |
7 | 中国农业大学 |
8 | 中央民族大学 |
211工程和985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985工程,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担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学校从天津迁到北京,为中国工会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培养了建国后最早一批劳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来源:http://www.bglzqt.com/z/dxzyjs/16564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